今年国内车市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就是“停售、停止研发、发展新规划”,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就像是从城市公路进入了高速公路一样,车企一旦定下发展目标和方向,那么在新能源这条“快车道”上将会疾驰向前。作为普罗大众,大家对新能源的接受度也正在发生较大的转变,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国家为了做到碳达峰,碳中和的既定目标,同时也考虑到未来的能源安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破局的重要实现方式。同样,纵观世界范围,多数国家也都有着相同的共识,且都希望在推广和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件事上,步子快一些,动静大一些,如此离国家战略的实现才会更近一些。我们来看看当下那些主流车企的动作和规划,也许你就会对未来的汽车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
近日,海外媒体曝出消息,大众首席执行官透露,大众正转向电动汽车的生产。同时,专注于更新现有动力总成产品系列,以满足欧7排放标准。未来可能将停止新一代燃油发动机的研发。由于电动汽车在中国、欧洲和美国市场受到广泛认可,并且每年的销量都在快速增长,这不得不让大众加快新车电动化的转型。
根据大众品牌3月5日宣布的Accelerate战略,大众预计到2030年,纯电动车销量将占其欧洲汽车总销量的70%以上,而此前的目标是35%。在美国和中国,大众的品牌目标是到2030年,其纯电动车销量占这两地区总销量的50%以上。
3月17日,宝马集团召开了年度财报发布会,这次被看作“9年来信息量最大”的财报会议上,宝马用清晰的时间表和产品丈量未来十年。而其中电动化是品牌践行“三步走”构想的重要一步,依靠智能车型平台架构与高度灵活的生产网络,宝马集团计划到2023年在全球提供约12款纯电动车型。
未来几年当中,宝马集团将推出纯电动的BMW 5系和BMW X1,以及纯电动BMW 7系和MINI COUNTRYMAN后继车型。根据这一规划,到2023年,宝马将在约90%的细分市场中为每一条产品线提供至少一款纯电动车型。
到2025年,宝马集团的纯电动车型销量将同比增长50%以上,到2025年年底,宝马集团欲实现全球范围内交付200万辆纯电动车的目标。到2030年,纯电动车型预计将占到宝马总交付量的50%以上。未来十年左右,宝马计划在全球累计交付1000万辆纯电动车。
宝马提出要在2021年达到销售新能源汽车100万辆的目标,奔驰则将2021年定义为“电动之年”,在奔驰、宝马这些主流豪华品牌车企相继发起电动化攻势的情况下,作为豪华“三巨头”之一的奥迪自然也是及时做出响应。在2020年,奥迪被大众集团完全控股,当时便有分析指出,在电动化转型期间实现高效的组织架构和快速响应的决策,是大众全权控股奥迪的战略意义所在。
奥迪中国CEO安世豪表示,2024年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开始投入生产以后,基于PPE平台生产的纯电动车型,将拥有与目前在售车型不同的车机系统以及不同的细分级别。2021年奥迪将在中国推出6款新能源汽车。至2025年,奥迪计划电动化车型的销量占在华整体销量的约三分之一。
根据此前奥迪公布的电动化领域最新规划。截至2025年,奥迪将推出30款电动车型,其中20款为纯电动车型。奥迪将在2023年底前投入约140亿欧元(约折合1100亿元人民币),以推进电动出行领域发展。
除了上述德系车企之外,丰田公司更早于大众宣布停止传统燃油汽车的研发。日本朝日新闻于2017年报道,丰田公司将在2025年前停止生产传统纯燃油汽车,转而研发生产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
在2018年,福特汽车称,按照新的发展规划,公司到2025年底将在华推50款新车。其中有8款为纯电动车,其中将包含SUV。今年2月17日,福特汽车公开宣称,将投资10亿美元将位于德国科隆的工厂改造成电动车工厂,目标是在2030年前使在欧洲销售车型全部为纯电动车。
2020年底,通用汽车表示,将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加大投入,未来5年规划投资将达270亿美元,投资力度超越其燃油车项目。2025年底前公司将在全球推出30款纯电动车型,在中国推出的新车型中新能源占比将超过40%。
写在最后:
我们正赶上了汽车发展的更替之际,推翻现有依赖石油、煤炭等能源的工业体系,确实需要时间上的过渡。不过,传统燃油车的逐步退市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汽车品牌纷纷响应,发布了车型未来发展的时间规划。汽车的转型之战已经打响,不过在这场“战役”的背后,纯电动车所产生的电池制造污染和后期电池回收分解等问题也同样需要及时去解决,毕竟减排目标和新能源转型并非是换一种方式来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