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0%和1.9%。中汽协预计,2021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超过2600万辆,实现恢复性正增长。但是要实现正向增长的前提是在疫情、宏观经济和消费政策三大因素不出现大变化的情况下,目前来看新冠疫情是否会有反复,拜登上台后对华贸易的政策走向,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变化等不可测因素,最终都会直接影响到汽车产业这个大格局中。
在没有"黑天鹅"的裹挟下,从正常化角度出发,中国经济整体从疫情影响中走出,经济增速也将向潜在增长率靠拢,宽松政策面临退出,消费与制造业将成为2021年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支撑。对于2021年的中国车市,其实中汽协最近也给了一个预判,那就是2021年销量将达到2630万辆,同比增长4%左右。
而未来五年汽车市场也将会稳定增长,2025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可以说中汽协给出的2021年销量判断,也彰显出业内对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的积极心态和强大自信。
从客观角度来看,除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之外,要解放购车消费力,主要依靠的还是年轻消费人群的购买力。所以厂家不断深化的年轻化、智能化定位,不仅是为了产业创新,更是为了迎合年轻Z时代的需要。不过,从年轻一代的消费结构看,开支主要集中在线上消费为主,比如快消品、旅行、娱乐、社交等领域。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对于大宗商品的购买力相对有限。
对于这样的情况,乘联会也明确表示,年轻消费群体小额购买力强,大额购买力相对较差,短期之内撑不起车市的发展。因此,促进消费、发展车市应该以主流的中年群体为主,实现中年群体购车的进一步丰富,同时关注中老年群体的购车需求,实现车市在主流消费群体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
所以,我们也会看到一些豪华品牌开启"双线"营销策略,有针对年轻人群的运动化车型和针对成功人士的豪华车型这样的不同市场定位,将细分做到更精细化的程度。同时,自主品牌开启品牌向上之路,吉利、长城、奇瑞都推出了豪华高端品牌领克、WEY和星途也是为了对产品进行细分化,满足不同需要的受众人群。针对Z时代这样的年轻消费者推出的对应车型设计前卫美观,且性价比突出,让消费能力不强的年轻人能够买得起。而高端化品牌在售价上确实会有一定的提升,不过在科技感、配置和动力表现上也更加突出,适合那些考虑换车或者是升级车型的消费者。
可以说两种市场策略起到的效果应该是相似的,只是自主品牌因为起步较晚,开始只能走以价格换市场的道路。通过多年来的技术研发升级和产品迭代更新,自主品牌有了向高端化发展的基础和实力,借助产品创新和品牌向上的发展目标,最终将市场需求也进行了更加合理的梳理。
从消费者角度看,年轻消费者始终是厂家最为看重的人群,尤其是当今消费主力90后,00后这部分年轻人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中坚力量,消费能力也在快速的崛起。同时,年轻人也在将享受科技生活的理念传导给父母,互联网形成的族群效应具有不限地域、不限年龄的交际穿透性,这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中老年人群对事物的认知。
汽车领域同样如此,随着智能科技的普及,智能科技并非年轻人专属,很多手机APP已经被中老年人迅速接受并乐此不疲。新能源车的高端增量也是体现中年群体的购买力较强。所以车圈所谓的"年轻化"指的不是年龄大小,而是接受新事物的心态,所以车企在近几年的转型脚步持续加快,这也是对市场需求的灵敏把握。
由此看出,虽然Z时代青年的消费力还难以在短期内支撑起中国车市的持续增长。不过,借助互联网、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趋势浪潮下,年轻化正在势不可挡地向前挺近,从而推动整个汽车产业都持续不断地向前挺近,焕发新生。由此,我们也明白了中汽协对中国车市未来销量的增长预判底气何来。